以前在温饱问题还没解决的时候,家长们都只求孩子健康就好,现在生活好了,孩子的教育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,父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人,就必须要明白正确的育儿经验,学会和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,这样才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有担当的大写的人,成为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立个体。
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正确的和孩子相处的育儿经验。
正确的育儿经验:蹲下来和孩子说话
中国的父母都有一个通病,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,认为这样居高临下的姿态,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身为家长的威严,能让孩子更听话。但是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方式,这样的方式只是让孩子感到害怕而听家长的,而不是认为你说的是对的,他才听话的。
那么今天我们就教大家一个正确的让孩子听话的方法,那就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。
无论是在什么场合,如果家长想要跟孩子说什么,请试着蹲下来,让自己的眼睛和孩子的眼睛处在同一高度,可以同时拉住孩子的手,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。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,孩子不仅会听你的话,而且如果有什么要求,孩子还会更加开心的去完成,并且完成的会比你严厉的态度更好。那么既然能够达到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,为什么不用更好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呢?
正确的育儿经验:保护孩子的自尊心
如果当着外人的面教训孩子,就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。很多家长就会觉得孩子还小,不会在意这些,但孩子的心是非常敏感的,越是敏感的孩子,自尊心也越强。其实,小孩子的领悟能力很强,如果不想让他做某事时,只需要你明白的告诉他,比如对他摇头、瞪眼睛等方式,他就会明白。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,这样不仅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损,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反效果。如果你怕孩子不听,那么在家的时候最好和孩子达成默契,告诉他出去了怎样明白你的态度,比如告诉他如果你点头,就是同意他的行为,如果摇头就是不同意。
正确的育儿经验: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
孩子的年纪渐渐变大,那么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。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,那么说明他的独立意识已经渐渐开始萌芽。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“我自己吃”,当你帮他穿衣时,他说“我自己穿”,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,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,但家长最好是不要拒绝孩子的要求,否则就很容易打击孩子的兴致。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,要信任他,鼓励他,给他学习的机会,否则错过这个最好的培养独立意识的阶段,孩子就会难以“长大”。
正确的育儿经验:适时调整关爱的方式
每个孩子的不同的年龄阶段,需要被爱的方式不一样,所以家长最好是跟着孩子的变化适当调整对孩子的关爱方式,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人,事事都包办代替。如果想要孩子更好的成长,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好时机,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,比如,让孩子独立睡觉,让他自己刷牙等等,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他成长,还不会压抑孩子的才智。
正确的育儿经验:和孩子之间多沟通
作为家长不光要只想明白孩子的各种想法,家长也要学会适当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。例如,爸爸上班时做什么工作,妈妈平时喜欢吃什么,爸爸妈妈对宝宝的什么事情感到好奇,什么表现感到很高兴等等。这样多跟孩子沟通交流,对孩子敞开你的心扉,孩子也会同样对待你,时间久了,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间就有了默契,以后孩子遇到烦恼的时候,也会第一时间告诉父母,父母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或者开导孩子,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更有意义。
以上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一些正确的育儿经验。孩子的健康成长少不了家长的帮助,想要孩子在未来变得更好,那么家长也应该做孩子最好的榜样,希望以上的经验可以帮助到大家,跟孩子可以更好的相处。